阿依沙叻史記。村景

一片四百八十英畝,周邊佈滿着沼澤、泥巴、到處長滿雜草、林立着參天大樹、只有禽獸出入、毫無人煙的荒野森林,就是現今阿依沙叻的雛形、本來面目。

一八五八年十月,法籍傳教士波裏神父帶領了一些從文廟歸化的曼特拉(Mantras)原住民遷入這片土地。翌年,一八五九年,波裏神父與這批遷移到來的原住民開始開闢這塊森林的工作,亦在此蓋建了一間簡陋的亞答屋作爲祈禱所,並命名此地為“瑪利亞賓達”(Mary‘s exodus or transfer)意即“瑪利亞遷移”的意思。一八六七年,因爲某些因素,波裏神父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被迫離開此地。在波裏神父離開後,這批隨他遷移到來的原住民也跟着離開到別處生存。而這些年裏,這片土地在沒有人的管理及領導下開始荒蕪,孤獨的在日曬雨淋下慢慢成長、靜靜等待

相隔了十七年之久,于一八八五年才盼來了一位法籍傳教士卡米爾神父(Fr. Ludovili Julil Galmel)到來接管波裏神父未完成的宏願。在他的領導及從他處引進來的華人教友幫助下,這片森林才得以再次開發,保存下來。古老且富有歐式風味的教堂,亦是在他的領導下建成。這座教堂其特色是左右兩邊那尖又高的白塔,直入雲霄(右圖)。
直至一八九年八月十日這位遠道而來的神父不幸與世長辭。爲了紀念位神父的付出牲及貢獻,阿依沙叻村民便把安葬在其所建的教堂内長眠安息,且在其墓碑上雕上法文,平鋪在地,供人瞻仰,至到今天(左圖)。

一九二六年,中國
政府腐敗,加上天災人禍,潮洲百玲,惠來等地的教友慘遭共和軍的圍殺。村民爲了人身安全被迫扶老攜幼老遠的南下避難。一九二七年首批華人先賢幾經風浪的洗禮,才得以遷入這片荒蕪的土地,與當地的華人教友一起耕耘、居住。當時的村民多數以農耕及割膠爲生。在大家的攜手、分工合作下,祖先們與在此服務的天主教會,經過無數風雨的侵襲,流盡了身上的血汗,歷經了多年的勤奮開闢、砍伐,才開創了這個別具一格的“阿依沙叻潮洲人天主教村”。

這個世代相傳,
百分百華人,百分百是天主教徒的村莊,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了。一間以紅石頭蓋建,古色古香的教堂及一間古老的建築物仍然佇立在風中,繼續見證着阿依沙叻的成長及時代的轉變。因爲人口的增加,古老的教堂已容納不下日增的教友。於是,俞懷仁神父與村民于一九七零年在村口合力蓋建了另一新教堂取代這座古老的教堂(右圖)。來到此地的遊客,必先經過此座雄偉的教堂才可直入村内。在新教堂後面,還可看到廣闊的墳場,那就是阿依沙叻歷代祖先及村民的百年安息所(左圖)。每年十一月二日,村民都會蜂擁前來祈禱,緬懷祖先們的豐功偉業及血淚功績。

明年就要步入八十高齡的學校“聖瑪利亞華小”,是在一九二九年由方如略神父(Fr。Jules Francois)建辦的小學(右圖)。今天,仍舊默默的在耕耘、教育、栽培着社會未來的主人翁。還有一所于一九七三年由俞懷仁神父創辦的聖瑪利亞幼兒園(左圖),及一所背負着培養貧窮子弟使命的蒙福青年教會團體,於二零零零年初也在村裏另建了一座培育中心。

在這片小小的土地上,雖然只有區區一百八十家,兩千左右的村民,但卻孕育了無數的社會精英、國家的棟梁、為社會、為教會服務。從國家獨立至今已孕育了三十 多位的神職人員,
修士、修女一位掌管全球事務的主徒會總會長及無數的教師等等。當然,還有在背後默默耕耘的每一位純樸村民。

雖然,現在有許多的青年子弟已在他洲發展、創業。但是每當過年過節時,所有散佈各地的遊子都會不辭辛勞的趕回家鄉與家人共慶佳節。大家歡聚一堂、敍別、交流各自的事業、感嘆在外的區別、思鄉的辛酸及一些快樂的生活等,總而言之是熱鬧非凡。

百年啦,
阿依沙叻這個小小的村莊已默默的走過了一個世紀。祖先的血汗、祖先的淚水、祖先的腳印,至今仍深深銘刻在每位村民心中。
祈禱、惟
有聲聲的祈禱,祝福、只有深深的祝福,希望阿依沙叻這片全國唯一的華人潮洲村莊,獨特的天主教村,能永久的保存下去。
祖先所流的血淚、走過的足跡,還有我們這一代的建樹能繼續流傳。。。。永遠。。。永久。。。

没有评论: